吉林省人社厅关于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通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14号)关于“健全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关于印发〈吉林省人社就业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服务规范》的通知》(吉人社函〔2023〕54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省厅决定在全省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基层就业服务  融入党建,实施基层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织密基层就业服务网  络,推进基层就业服务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  将就业服务队伍沉入到网格里,将就业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  目标任务
    15分钟就业服务圈:指依托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各  类公共服务平台内部共享空间,嵌入式设立就业服务站点,为广  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2024年,全省建设城  市“15分钟就业服务圈”2204个,其中,街道级358个,社区级1846个,每个街道和社区各建设1个。(具体任务见附件1)
    三、建设要求
    (一)合理定位站点布局
各地要将现有街道和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部优化提升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同时,结合实际推动“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向周边公共和商业服务设施延伸,探索建立将就业服务  送公园、送商超、送银行、送车站等常态化机制。通过设立就业  驿站、就业超市、就业小屋等灵活形式,将就业服务嵌入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场景,提高服务频次、提升服务效率。
    (二)配备必要的人员
    根据《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有关要求,每个街道和社区的  “15分钟就业服务圈”应至少安排1名专(兼)职就业服务人员,现场指导服务对象通过“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手机移动端、  吉林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等办理公共就业服务基本事项。鼓励街道  和社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配备志愿者协助就业服务人员工  作。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就业创业指导室、职业技能培训室、就业心理咨询室等特色服务功能区。
    (三)规范服务流程
    各地要按照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印发的《吉林省街  道(乡镇)职责清单(参考目录)》(吉城乡治工委发〔2021〕  9号)和《吉林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标准体系》(吉城乡治  工委发〔2021〕10号)有关要求,梳理“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各项经办业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  容、办理时限、办理条件、受理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同时,  按照《吉林省人社就业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服务规范》有关要求,为辖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四、服务功能
    (一)就业需求摸排
    加强就业失业状况动态管理,根据重点群体实名信息,安排  就业服务人员按照工作规范开展调查走访。针对有就业意愿和就  业能力的服务对象,形成个性化就业服务档案,提供政策咨询等  服务,动态更新服务对象就业失业状态,及时跟进服务,促进服务对象尽早就业。
    (二)就业岗位收集
    收集岗位情况、招聘要求、薪酬待遇等信息,为服务对象提  供更多就业选择。走访社区周边用工企业,收集要求相对不高的  全日制就业岗位,满足服务对象稳定就业需求;摸排社区周边个  体工商户,重点对接家政企业和平台企业,收集非全日制就业岗位,满足服务对象灵活就业需求;开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收集社区公益性岗位,满足兜底就业需求。
    (三)就业供需匹配
    匹配服务对象的就业需求与用工岗位的招聘需求,提供岗位  信息查询和推荐服务,上门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分类开展职业指  导服务,对有初步就业意向的服务对象,主动对接用工单位,协  助开展面试、体检等工作,指导帮办就业参保登记;对暂时未实现就业的服务对象,持续开展岗位推介,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四)就业能力提升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宣传推介进街道和社区,为劳动者解读职  业技能培训政策,指导劳动者选择适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升  劳动者职业技能。鼓励在具备条件的街道和社区直接开办就业技  能培训班,加强健康照护、家政服务、网约配送、直播销售等急需紧缺技能岗位的培训。
    (五)就业援助帮扶
    定期开展调查摸排,实行重点群体就业政策“一对一”帮办  机制,协助帮办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补贴申领等手续,确保就业政策应享尽享。
    (六)创业指导服务
    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创业者(含意向创业者)提  供专业便捷的帮扶指导,结合辖区实际,推动创业指导师和创业  指导专家进街道和社区,就近为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创业典型宣传和政策宣传,提升居民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工作已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
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要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  落到实处。3月底前,各地要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工作  方案报送省厅。从4月份开始,每月20日前将《“15分钟就业  服务圈”建设情况月报表》(附件2)报省送厅。3月11日前,  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工作联系人》(附件3)报送省厅。
    (二)加强队伍保障
    “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就业服务人员可通过公开招聘、  基层服务项目、公益性岗位、内部调剂、干部兼职等渠道解决。  鼓励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兼)职任就业服务员。鼓励吸  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实就业服务人员队伍。鼓励组建就业  创业服务志愿团队,在“15分钟就业服务圈”开展公益性就业  创业服务。各地要加强对就业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职业发展激励机制,拓展职业发展通道。
    (三)加强数字赋能
    各地要指导“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加快应用吉林就业信息
管理系统,延长线上服务链条,推动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事项“应上尽上、  全程在线、全网通办”,方便群众办事,减轻基层窗口压力。同  时,加快“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信息化应用场景探索,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
    (四)加强宣传推广
    各地要及时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示范,大力宣传基层典型案例和创新经验,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基      层就业服务良好氛围,鼓励“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持续创    新。对各地打造的示范“15分钟就业服务圈”,省里将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联  系  人  :  张  伟    张巍
联系电话:(0431)88691380


附件:1.“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任务分解表  2.“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情况月报表
3.  “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工作联系人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2月21日

作者:管理员    来源: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    发布日期:2024/3/30 7:10:56
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承办
地址:白城市洮北区中兴西大路3号   邮政编码:137000
主体备案号:吉ICP备2024019447号
电子信箱:bctbcy@126.com 联系电话:0436-3344303 传真:0436-3344303